![未绑定新浪微博用户 新浪微博达人勋](source/plugin/sina_login/img/gray.png)
尚未签到
|
巴蜀笑星档案集
l 田长青,“青沟子”的青,又名田菜农,说来奇怪,不是种田的人叫“菜农”,这中间定有他的蹊跷。翻开子默先生的这本书,可能会想到:“菜农跑到田头去镐秧子按到青的扯是很自然的”。和他耍得好的警察叔叔悄悄告诉我:田长青的名字在四川境内一模一样的有一百多个,以种菜为生的“家门儿”有一千多个,叫田田的有一万多个,姓田的有十万之多,跟田沾边的就不计其数了,这五百年前就是一家的大家族,如今有了为“族”增光的后生,看来要“青出于蓝,胜于蓝”了!
l 川北江油人,1972年生,“母难之日”在5月29日这天,排行老三,有“笑三少”的美名,看得出来,很受父母宠爱——皇帝爱长子,百姓爱幺儿嘛!
l 属耗子,而且是戴大眼镜的公耗子,外国人叫“米老鼠”——眼大肚皮小,看到吃不到!小娃儿喜欢的是白耗子,其他颜色都是不受宠的。
l 一米七的个子,有点向刘仪伟,不仅抄菜象,主持节目的风格也象。要是“克隆”的就拐了,到他屋头都混得到火食的话,《天天厨房》就要关门了。
l 单眼皮。有单凤眼之称,对眼睛的认识决不压于马耳门:“大眼迷人、小眼有神,独眼吓人、股眼气人,黑眼整人、白眼死人,“晃眼”喝人、“火巴眼”惹人,眯眯眼勾人、对对眼笑人,瞎眼看不到人、目虚目虚眼(一缝一线)弄死先人!”——皱眉凹眼,打不起眼,目古丁暴眼,一般没眼!
l 胡子长得快,而且很粗,刮了不到半天满脸又是桩桩。要是长在夹子窝儿上恐怕就要揸开走路了!
l 分分头,宝噻噻的,有点象“王保长”。做起过场来笑死先人!学夹舌头儿、瓮鼻子说话一整套,“绵阳表哥”都当不到他——好意思!人家不夸自己夸。
l 超级模仿秀,有“小李伯清”之称。至今都没有哪个搞语音研究的能把李伯清的沙喉咙搞懂,但他却学得很象,不会整飚!胖妹钟燕平就差点把他误认为是“铁嘴李”了。马耳门对他的两板斧特别清楚,过筋过脉的龙门阵当然是从“腿师”屋头摆出来的——响鼓不用重锤,稍一点化就明理了。
l 朴素。常常是布衫子配布鞋子,线袜子套线库子——穿戴上的不讲究足以体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加上居安思危就更完美了。
l 孝顺。从不惹人生气,最听妈妈的话,妈妈说啥子,他只管答应到,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——阴到高兴的是老丈妈:“这娃儿吃得苦,会当家理财,女儿(嫁)过去我们放心”。
l 手相不好,全是“筲箕”。“十箩全,当状元”是没眼了,但天下就有这么奇怪的事情:找一个对象,手一翻开就是十个箩箩,无巧不成书,给他互补,般配得好。在这个世界上,有些事情您不信还不行——一箩穷,二箩富,三箩四箩开当铺,五箩六箩有官做,七箩八箩------
l 16岁高中毕业,当上了轧钢工人,默到自立了,哪个都管不到,成天不务正业跟到戏班子鬼混,结果“垮丝洛维其!”只好到处去烧香:先是拜给张足拜子(捌子)学评书,后来,中坝剧场的李仲平(经理)发现他(的“天赋”)是搞文艺的好“材料”,于是,帮他办了演出证,自那以后,人生出现了转变,开始了“学、说、逗、唱”。
l 96年拜刘德益为师,在《胖哥逗人爱》中有了自己的角色。之后,又随刘老师一起到《天府龙门阵》里去演了很多戏,虚心学艺,刻苦锻炼,艺术水平迅速提高,在影视圈里很快有了名气,再加上弃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帝,慢慢的成为一张“都市名片”。不过,他对有些问题想不通,有机会想请教一下马耳门:“咋个我们老师收的学生是说评书的,李伯清先生收的学生咋个是演小品的呢?”
l 准备把两口子的户口都迁到绵阳,和家人住在一起,把家安在亲戚多的地方,但就是不正面回答你,要拐起弯弯说,考你的反应:
——安在西部城市迅速发展的地方:
——安在人们特别喜欢他的地方;
——安在空气新鲜和清净的地方;
——安在可以生双胞胎的地方;
——安在能够出名的地方;
——安在“虾子”(王小川)找不到的地方。
l 叫鸡公。性格直爽,一根肠子通屁股,吃了不少亏,现在当然精灵了,懂事了许多。马耳门在他开窍之日用“斌尖卡傀”四个字勉励他,喜欢之下,又忘乎所以,随说二分——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与口直心快最好不要在一起搅。
l 当今川内走红的实力派演员,可以用“暴满”二字来形容票房收入。人很喜剧,有曲艺演员幽默的共性,搞笑的方式非常特别,《文革笑料》、《乡村文化》是他的看家本领。
l 不是医生的医生。知道“麻筋”和“笑筋”的人很多,问起“软骨”和“歪骨”在那里就不晓得了。经李伯清先生指点,在自己身上找到了“歪骨”,但自己就是歪不起来,马耳门启发他:“师傅引进门,修行在各人,没得三年两载,寒冬腊月的修炼,不可能将‘歪骨’踏平!”——长在自己身上的东西,不去用它,它就要惹你了!
l “触电”的受益人:
《凌汤圆外传》播出后,“酸茄子”的名声大震,菜市场的人越发喜欢他,
趁他得意时,利边烧他:0·60元的菜整成八角卖,不过,他心中有数,没有吃“人气”的亏。过意不去的是,子默先生对他的包装还无法回报,所以,一直想找机会请马耳门啖一顿——汤圆!
《人在公门》上演之后,反响尤为强烈,至今“傻大炮”的印象都铭记在心。
《胖哥逗人爱》演了个“干朽儿”的弟弟“莽哥”,这下安逸了,导演经常
把他们配成对,“高矮”在一起。
l 爱收拾,已成了好习惯,“决不放过自己”就是上升到一定高度了。习惯性的铰报纸,只要有自己名字的文章都必须剪下来耙在影集上。马耳门发现多数是吹捧性的,要不然就是带有抄作行为——没有拍过的片子宣传时硬要跟他傍(读PEN)起;有个给他同名同姓的老妪儿都走了7年了,他还叫朋友们把有关资料给他捡起。哪喊他叫田长青呢?真是为难他了。
l “小家八适”的人,舍不得打点,苟凶了就处处蹬打不开。但缺点总有掩盖的办法,何况在新形势下变为优点的可能性是意想不倒的——塞包袱的事情从不来,自然在上寿的名单上就找不倒他,“巴结哪个”就是无中生有了。
l “自私自利”。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
——一度“两耳不问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;
——一度“只管自己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”。
l 知足者常乐,他不知足,也没得长乐,只有“清鼻子”流伸,难怪叫“常青”。在这个世界上,他曾恨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,只希望自己痛苦之后幸福来——事实证明:当把欢乐带给别人的时候,自己的感觉才不摆了!
l 梦想自己有个大院坝儿——进门有泡十里的路,坐三司(把骑趴耳朵的人当
成驾驶员来喊)要拽一天;
梦想自己住进高楼大厦——端碗稀饭坐电梯,拢了,稀饭都馊了;
梦想自己在大桌子上吃饭——必须用望远镜目雀对方才看得清楚;
摸到良心说,现在东西大得怕人,变为现实的也就太多,异想天开不是不可
能的:“小洋芋变成了大红苕、江豆变成了黄瓜、李子变成苹果、圆西瓜变成了
长冬瓜、鸭子变成了添鸭、土鸡变成了洋鸡、鸡蛋变成了鹅蛋”——抱鸡婆变成
凤凰了这个故事就摆完了!
l 笔记本上工工正正的写到:
最尊敬的人是刘德益老师——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;
最崇拜的人是李伯清先生——“拯救了四川评书、开创了‘散打评书’”;
最欣赏的人是吕丽萍姐姐——“很有内涵、很有个性、很有魅力”;
最想念的人是爸爸、妈妈——“长期在外演出,很少回家,对不起他们”;
最喜欢的人是钟艳萍小姐——“胖妹是最好的搭档,和她演戏很有感觉”;
最难忘的人是雪梅妹妹——“因为爱她而分手,因为爱她后悔没追到手”;
最敬佩的人是子默仁兄——“在行名人商务经纪包装策划的人,实在太少”!
l 最大的痛苦——想拜李伯清为师,但又怕对不起刘德益老师;
最大的愿望——拜李伯清为师;
最大的遗憾——没有拜李伯清为师。 |
|